一、学科发展历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科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03年湖南师范馆在全国率先开设的“小学各科教学法”等系列课程,距今已经有118年的历史。本学科2018年入选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现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心理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小学教育是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心理学专业是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19年起,4个专业均进入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2022年开始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小学教育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

二、学科带头人简介

蒋蓉,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首届芙蓉教学名师。主要研究小学教师教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农村教师。先后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首批专家库成员。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湖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系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扶贫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和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基地”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学)、省教科规划重大委托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项;在《课程·教材·教法》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教材8部。


三、学科队伍

教育学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8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5人,高级职称人员占51.3%;博士42人,占52.5%。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省12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1人,湖南省高校“教学能手”5人。

四、定位与目标

从服务于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大战略需求出发,从服务湖南教育强省和“三高四新”战略实际需要出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面向学术前沿;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发展,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义务教育政策咨询和智库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基地和卓越乡村教师、小学教师人才培养高地。

具体目标如下:

1.凝炼研究方向、提炼学科特色、打造科研团队、提升科研水平和层次,推出一批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标志性成果;

2.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优化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力量雄厚、省内一流、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3.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构建小学教育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宽基础、高质量、创新型的专门人才;

4.改善科研与教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建设好教育学相关基地平台,为团队提供条件支持与平台支撑。

五、学科方向

坚持“突出特色、兼顾平衡、统筹发展”的建设思路,继续发挥小学教育研究的传统优势,做强教育心理和学前教育等依托领域,同时深化教育基本理论等基础性研究,拓展教育政策等相关研究领域。

具体方向如下:

小学教育研究: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方式,重点研究我国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理论与规律、主要实践和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为小学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支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乡村教育研究等。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青少年心理发展、学习心理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

学前教育研究:研究学龄前阶段儿童身心发展及教育规律,学前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原则,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学前儿童发展、幼儿园游戏与课程、幼儿园管理、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等。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与规律,研究教育的本质与历史发展、教育价值与职能,揭示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揭示现代教育的多维功能。主要研究领域内容包括教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德育、教育研究方法、教育价值研究等。

教育政策研究:贯彻“基于政策、为了政策、反思政策”的原则,紧扣“对政策的研究”与“为政策的研究”两条主线,依据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定性到定量、从事实到价值的思路,对教育政策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教育政策理论研究、教育政策实施研究、教育政策伦理研究、教育监测与评价研究、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各类教育法规研究等。

六、建设成效(2017至目前)

1.专业建设成果显著

本学科现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心理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小学教育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心理学专业是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专业竞争力排序中,2014-2021年,小学教育专业一直稳居国内前列,2017-2019年名列第2名,2020年并列第1名。2022年将依托教育学学科,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2.学科平台不断丰富

教育学学科拥有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课程与教学论),1个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扶贫研究基地),2个厅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基地、湖南民族教育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实验室(基础教育信息化技术、儿童心理发育与脑认知科学),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教育),1个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教师教育信息化),1个全国社科普及基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基于Web3D的儿童虚拟交互学习环境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小学教育团队、小学信息技术系列课程团队),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小学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中心)。

3.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近五年,学院的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教育政策、乡村教育、教师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等研究领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3项,教育部人文课题11项,省级课题168项;发表论文450余篇,其中SCI/SSCI/CSSCI/CSCD核心期刊论文190余篇,在《教育研究》《心理学报》《高等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教材、专著30余部;获得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4.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学科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师德为上、能力为重、实践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高尚师德风范、先进教育理念、精湛教学技艺、强烈反思意识、突出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近年来,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类竞赛奖项近200项。学院培养了“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喻文龙、“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蒲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优秀教师,为湖南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5.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近年来,学科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和深入。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先后有13位教师赴国外名校进修学习,引进海外高端人才3人,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次,与境外教研机构合作项目7项,每年通过赴美带薪实习项目去美国交流学习的学生人数在20人左右。国内学术交流方面,先后邀请伦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教育学学科专家、学者100余人次来校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指导,成功举办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第六届教科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10余次,接待50余所兄弟高校的来访交流,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