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卢晓中教授、李臣教授、伍红林教授一行莅临我校,检查指导2024年新增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工作。校党委书记罗成翼、副校长石元泉参加有关活动。

罗成翼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他指出,学校始终坚持师范教育主责主业,把教师教育类学科群摆在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并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一是以示范引领为目标,着力将教育学打造为高水平学科,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教师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二是坚持强本筑基,持续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为研究生教育夯实基础;三是依托联合培养模式,初步构建起教育硕士生培养管理体系,积累自主招生经验;四是扎实推进条件建设,从高水平导师队伍配备、充足经费投入,到研究生住宿、教学条件改善,全方位提供保障。

教育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刘丽群教授从学校概况、政策支持、建设现状、培养特色和发展思路五个方面汇报了教育硕士点建设的总体情况。教育学院院长胡春光介绍了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案,强调构建新时代教育硕士培养范式。接着,专家组通过现场提问、审阅文件、听课点评、实地查看教学设施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检查了我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情况。

在意见反馈环节,专家组对学校为教育硕士培养所做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硕士培养体制机制的完善、课程体系的优化、导师队伍的建设、质量工程的提升,做好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转型,做好从联合培养到独立培养身份的调整。大力促进学位点内涵建设,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最后,罗成翼在反馈会上指出,本次检查既是对我校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深度“体检”,更是加强硕士点内涵建设的重要机遇。学校将认真按照专家组反馈的意见抓好整改落实,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一要转变教育理念。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有着显著区别,必须严格对标研究生培养标准,遵循研究生培养规律。二要完善体制机制。在过程培养、质量监控、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构建更精准的制度保障体系,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三要强化实践导向。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师生深入中小学教育一线,了解基础教育实际需求与发展动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四要深化协同育人。建立有效沟通协调机制,优化双导师关系,促进理论和行业导师协同育人、优势互补,全方位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学科规划与研究生处、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资产管理与招投标处、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等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活动。

(一审:阮煜;二审:黄蓝紫;三审:欧阳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