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罗成翼,副校长曹兴、周发明一行深入商学院就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及学科科研工作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与博士教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副校长曹兴主持,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教务处和科研处负责人陪同。
座谈会上,商学院院长肖攀汇报了学院“十三五”建设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十四五”发展目标和建设规划。商学院党委书记邓剑、副书记李辉华、副院长荆龙姣及教师代表围绕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实习实训、教师发展和学生管理等方面提出问题与建议。
针对主要问题,职能部门负责人也就非师范专业的发展、实训实践工作的改革、科学研究核心指标的完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副校长周发明强调要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做好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横向项目和合作办学。副校长曹兴也指出应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做好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省级一流学科的培育工作。
听取发言后,罗成翼书记提出商学院应“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办好新商科,推进商学院新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消费升级、互联互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和商业的3.0时代。在信息化背景下,人才培养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罗成翼书记对建设“新商科”提出了“六个赋能”的新要求。第一,赋能人才培养新理念。要以“管理+技术”相融合的模式主动回应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将商科思维贯穿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标准设置、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等重要环节,将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应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适应互联网数字经济时代的商科人才。要围绕新商科建设,组织开展调研和讨论。深入学习新商科的文件资料,主动走出去,学习新商科办学的好经验、好做法。第二,赋能专业建设新拓展。要认真思考传统专业如何改造的关键问题,以对新专业的拓展来实现对旧专业的改造。要主动向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互联网经营、跨境电商、数字经济、云营销、智能财务、社会网络人力资源等方向拓展新专业,打破传统学科之间和专业之间的壁垒,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与商科有机结合,形成“多维度协同”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第三,赋能课程体系新内涵。要建立以人工智能、互联网数据为支撑的新商科实验室,课程内容要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的交叉融合。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增加一些反映时代特色的新课程,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同时让课程体系服务“红色旅游”品牌,打造湖南红色经典景区,促进湖南红色文化建设。第四,赋能教学改革新方式。要做好产教结合大文章,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学、练、赛、训、创”有机融合的实践模式和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融入长沙商业圈,走进长株潭商圈。促进实践教学服务长沙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第五,赋能师资队伍新要求。要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实践,通过引进和培养形成“双师协同”结构的新时代商科人才培养教师团队,实现团队教学能力和教学特点的协同互补。要从企业聘请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一线从业人员担任导师,充实教学队伍,提升教学水平。要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优秀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访问交流,在知名企事业单位中挂职锻炼,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把握新规律和新理念,并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形成新的研究方向。第六,赋能条件保障新支撑。要坚持内外结合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应加强新商科建设基本条件的保障,商学院也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等其他方式,引进社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最后,调研组一行深入商学院教研室、实验实训室、行政人员办公室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就学术报告厅改造、形象识别系统建设等工作进行现场办公。